关于 Redis 3.0 中的数据结构

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4年10月3日 晚上

Redis 是什么?

Redis 官方网站:http://redis.io/


为什么要阅读 redis 的源代码?

等价于问题:知乎:我们(大多数人)为什么喜欢造轮子?

redis 中有功能精简的模块,如 anet, ae,也有针对 redis 高度优化的数据结构模块,如 ziplist, dict, intset 等。这些模块相对易于学习,也非常有料。redis 本身就是一个相当优秀的开源作品,并且使用广泛,学习其中的实现,也能对 redis 有更深入的了解。


简单开头

Redis 对内存效率的要求常常会高于对时间效率的要求。所以接下来我们更多地会看到 redis 针对数据结构的内存上的优化。


Data Structure #1: adlist

adlist 是 redis 实现的一个双向链表。算法原理和普通的双向链表一样。
但是由于 C 语言没有复制构造函数之类的东西,所以深复制的实现要靠函数指针如:

1
void *(*dup) (void *ptr);

与之对应的还有深释放和深匹配(自己造的词)

1
2
void (*free) (void *ptr);
int (*match) (void *ptr, void *key);

Data Structure #2: intset

首先说明, intset 内部由数组实现。而 intset 顾名思义,只能够存放整数数组。但即使是整数依然有多种类型。uint32_tint16_tint8_t 等等。

由于 C 语言不具有多态,如果要一次性存放这些类型的数组,我们可以这样:

1
2
3
4
5
6
typedef struct intset {
uint32_t *ui32;
uint16_t *ui16;
int8_t *i8;
....
} intset;

虽然这样可以解决问题,但这显然是一种非常麻烦的方式。而且内存开销大。

redis 提供的思路是:
可以看出,一个 int16_t 可以用 2 个 int8_t 保存,同理地,一个 int32_t 可以用 4 个 int8_t 保存。所以,我们只需要一个 int8_t[] 数组即可。

我们给出结构体:

1
2
3
4
5
typedef struct intset {
uint32_t encoding;
uint32_t length;
int8_t contents[];
} intset;
  • 第一个问题:如何知道 intset 中存储的值的类型?

    redis 用一个 encoding 值表示 intset 中值的类型。

  • 第二个问题:当值超过 int8_t 的范围,但在 int16_t 的范围内,如何对 intset 做出修改?

    重新调整 contents 数组的大小,以容纳 lengthint16_t 值,并修改 encoding ,即:

1
2
contents = realloc(sizeof(int16_t) * length);`
encoding = INTSET_ENC_INT16;

intset 本身还提供了普通的 set 应有的特性,比如 有序性唯一性


Data Structure #3: ziplist

ziplist 是一个压缩的双向链表,只能储存整数和字符串

在了解之前,我们首先要理解压缩的意义。压缩的数据一定是静态的,我们很难直接对压缩的数据进行动态操作。如果要进行动态操作,首先要进行解压(decode),等到操作结束后,再进行压缩(encode)。

回想一下,一个双向链表节点的基本结构是

1
2
3
4
5
typedef struct listNode {
struct listNode *prev;
struct listNode *next;
void* value;
} listNode;

看起来无法压缩,其实仔细观察会发现,prevnext 指针都会占用 8bytes 的空间,可以从这里下手。

redis 提供的思路是:把整个 ziplist 放在一块连续的内存块上。这样就可以通过一些计算来获得 nextprev

假设指向当前节点的指针 p,当前节点的内存长度 len,那么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next 显然是:

1
next = p + len;

如果要获取 prev,则还要存储前一个节点的内存长度 prevlen,然后计算:

1
prev = p - prevlen;

所以我们可以由此设计出 listNode 内存块的分配

1
|prevlensize|prevlen|lensize|len|value|

由于 prevlenlen 都是根据值的大小分配不同内存的(如果值小于 int8_t 就只会分配 1byte),我们就用固定长度为 1byteprevlensizelensize 来保存 prevlenlen 所花费的内存大小。

这样根据值的大小来动态分配值的内存空间,从而达到节约内存的目的,是 redis 常用的一种手段。

这只是大概思路,具体实现还要考虑到很多细节,比较麻烦。


Data Structure #4: zipmap

ziplist 用的几乎是同样一种手段。zipmap 是一个压缩的 string key-value 数组。获取 value 的复杂度是 O(n) 的,因此适合数据不多的场合。

key-value 节点的结构是

1
2
<klen><key>|<vlen><free><value>
----key----|-------value-------
  • Question:free 区有什么作用?

这要牵扯到 redis 处理内存和时间平衡的一个技巧。

我们储存一个值 value,并为其分配长度为 len 的空间,这个值在动态改变的时候,占用的内存可能会变为 newlen。 如果 newlen < len ,意味着我们会多余出一些空间,这个空间记作 free。我们接下来可能要做两种操作:

  • realloc 搭配 memmove 等操作将内存空间减少至 newlen
  • 将这段多余的空间暂且放着,作为一段 free 空间。

从时间效率考虑,后者肯定是最优的。(感觉解释起来有点麻烦)。但从内存效率考虑,前者肯定是最优的。

根据具体情况,我们可能只考虑前者(不考虑内存),或只考虑后者(时间要求不高),也可以综合考虑,设置一个参数 MAX_FREE_VALUE 表示最大能够容忍的 free 空间。如果超过了 MAX_FREE_VALUE 我们就把 free 空间腾出来。如果没超过,就暂且放着这块 free 空间。


Data Structure #5: dict

跟普通的 Hashtable 差不多,普通的 Hashtable 实现可参照 java.util.Hashtable<K,V>

redis 中的 dict 进行了优化,也更复杂:

  • 一个 dict 其实维护了两个 Hashtable

    在 rehash 操作时,我们要进行 Hashtable 的迁移工作,这时候其实可以让两个 Hashtable 一起工作。比如查找节点时,在表1中找不到,则去表2中找。这样允许我们可以不必在 rehash 的时候一次性完成全部的迁移。

  • 渐进式 rehash

    为什么要使用渐进式 rehash ?

    显然,rehash 操作是整个 hashtable 的瓶颈。可以采用分摊的思想,将 rehash 操作分摊给其他操作。比如分摊给 dictAdd, dictFind, dictDelete, dictReplace。由于这些操作平均复杂度都是 O(1) 的,所以每个操作都只能分摊一次 rehash 操作。


关于 Redis 3.0 中的数据结构
http://ippclub.github.io/关于-Redis-3-0-中的数据结构/
发布于
2015年5月26日
更新于
2024年10月3日
许可协议